1. 首页
  2. 中医知识
  3. 内容

神阙布气说与腹针的关系

日期:2019-08-26 人气:2418

        祖国医学中,采用药物外敷脐部治疗疾病已约千年,日本汉方医学使用腹诊也有数百年的历史,笔者便用腹针疗法治疗全身性疾病亦有多年,本文仅从脐的形成与中医经络的角度对以神阙为核心的系统输布气血的功能进行剖析,以期阐明腹部诊治与腹针的机理。

一、脐的形成与神阙的功能

        神阙位于脐窝中央,脐窝是由新生儿时脐带残端变干后,脐带与腹壁表皮相连处出现裂口,逐渐与腹壁脱离,遗留创面愈合而成。因脐是人体禀受先天的最早形式,因此,笔者认为神阙具有向四周及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

        1.脐带是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营养物质的通道。脐带的一端和胎儿腹壁的脐轮相连,另一端附着于胎盘的子体表面上,内含两条脐动脉及一条脐静脉。其间充以胶状物,具有保护脐带血管和推动血循环的作用。母体的气血则由脐带向胎儿全身提供,并随着胎儿在母体逐渐发育,以脐为中心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不断得到完善,最后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给养系统。因此,神阙向四周及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先天即已形成。

        2.胎儿出生后,脐带作为一个废弃的组织将会在新生儿期干燥、脱落。营养的摄取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过呼吸吸取氧气,通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摄取各种营养。虽然,胎儿期的营养供给方式中断了,被一种新的方式所取代,但脐周系统向全身提供气血的通道并未完全消失,而是随着营养摄取方式的改变,脐部输布气血的功能降到了一个次等的地位并减弱,一些血管与周围的血管建立新的关系,一些组织闭锁,一些成为结缔组织索,在新环境下部分地溶入了新的气血调节系统,从而被人们所忽略。但是,这一固有的输布气血的系统依然存在。这如同旧河改道,有时旧的河道仍然有用。如以脐为中心垦“X”状扩散转移,在恶性肿瘤和感染的转移播散中,均可遇到,便与此相类似。

        因此,笔者认为以神阙为轴心的大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拥有一个被人们所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这个系统可能形成于胚胎期,虽然目前我仍尚无解读其密码的能力,但也可以从中医的临床应用中略见端倪。

二、中医对脐周的认识

        中医认为:腹诊具有审病因,析病机,断病位,辨病性,定病症,立治法,测预后的作用,在诊治疾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脐位于大腹中央,又名神阙,系血蒂、命蒂,故腹诊多与脐诊与脐周相关。而针刺经络时又与神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使腹部形成了一个以神阙为核心的诊治体系。

        1.俞根初先生曰:“按腹之要,以脐为先。”说明了脐诊在腹诊中的重要性。中医认为:脐位于大腹中央、身体正中、又名“神阙”,系血脉之蒂,为精、神、气血往来之要,与冲任关系密切,并为人体上、下、左、右交会之中心,乃生气所系,内通五脏而关系于肾。故触脐上下任脉之硬坚,而知脾肾之虚。触脐周硬满压痛,知脾胃之不和。动气脐上知下焦虚寒,阳气浮越;脐上筑动,知阴精亏损,虚阳浮越;脐上动气知下虚已极,摄纳无权。当脐动气知脾肾虚寒,命门火衰;当脐筑筑跳动脉来滑数,知肠热蕴结,阳明气逆;脐跳当脐或左旁,或上冲脘中,其势如新张弓弦,按之弦劲搏指,知木亏水旺,冲阳上冒。动气在脐下,脐跳弦紧或弦细,腹部拘急,知寒邪内郁,寒伤冲脉。

        从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脏腑与神阙的相关性。

        2.如果把任脉与天枢穴联结成一个以神阙为轴心的座标的话,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许多重要的穴位集中在纵轴坐标与横轴坐标上。因此,笔者考虑可能与神阙输布气血的功能有关。天枢位于脐旁的横轴坐标上,从解剖投影的角度看与大肠井不贴近,但却能反应与治疗大肠的疾病;关元是纵轴上的一个点,而小肠在腹腔内占有很大的体积,但小肠的疾病却能从关元穴得到诊治。此外,膻中、巨阙、中脘、气海、石门、中极等穴都具有类似的特性,而数千年来,这种特性在针灸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地应用。近年盖氏用水分穴压痛定性诊断炎症,也是在这一纵轴上。因此,笔者认为这些可能与胚胎发育早期的脐肠管、脐尿管、卵黄柄、尿囊、脐动脉和脐静脉等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闭锁,以及出生后虽都成为结缔组织索,但与脐环却形成了一个固有的联系形式相关。因而,其中不少的穴位和其所主脏腑的联系有时出现一种与脐环联接的放射性。这可能与胚胎发育期脐环与脏腑沟通的渠道有关。

        3.经络系统的形成,笔者推论是脏腑形成后产生的又一向全身输布气血、营养四肢、百骸的系统。随着胎儿的成形,脏腑功能的逐步完善,脏腑为主的经络系统逐渐形成,并部分地与脐环系统融合。新生儿期摄入方式的改变,促进了脏腑功能的健全,同时也加速了经络系统的完善。在这一系统形成的过程中,虽然较多地受了脐环(神阙)系统与脏腑分布特点的影响,在腹部分布了较多的经脉,但更多的则是根据全身机体的需要而自身发展与完善起来的一个巨系统。

        因此,笔者认为:

        (1)经络系统形成于脐环(神阙)系统之后,可能是脐环系统生成的子系统。但母系统的功能在胚胎后期及新生儿期随着子系统的壮大而渐次收缩,逐渐地降到了一个从属的地位。而子系统则可能是母系统促成脏腑之后,由脏腑之气输布产生。母系统与子系统的联系则是布脏腑为纽带。我们从先天脐尿管闭锁不全或后天性脐尿管疾病及卵黄管残留症的形态结构学上可以得到令人信服的推演。

         (2)一些已知的和未知的微针系统则可能是由经络系统完善后,功能高度精密分化派生出来的子系统。它是依附经络而产生,如头针系统、耳针系统、第二指掌骨全息系统等。

         (3)由于神阙系统形成过程中的特殊性,决定了通过腹募诊治脏腑疾病的重要性,而腹募有许多是脏腑与神阙系统联系的枢纽。因此,神阙系统对机体的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笔者认为神阙具有输布精、神、气、血的功能,并且以神阙为中心的这一腹针全息系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治疗脏腑疾病途径最短的微针系统。而脐部的表皮及皮下组织菲薄,便于药物的渗入与吸收无疑也为敷脐疗法的运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30